法國的地鐵、德國的火車、西班牙的航空業、比利時的公共運輸……幾乎各國都有過讓旅客措手不及的罷工行動。不小心遇到時,分享 10 大應對提醒,幫助你在歐洲旅行時,冷靜面對突如其來的罷工。
十多年前,我第一次在歐洲正面對上「罷工」這件事。那是在義大利羅馬,從許願池搭公車回火車站的途中,車子突然在下一站停下來,司機請大家下車。當下我還一頭霧水,直到看見整排公車都停靠不動,司機們陸續下車,乘客們也全被迫走下來,才驚覺遇上了「罷工」。好在當時沒有緊湊行程,索性回飯店休息,晚上再重新出門探索。
即時更新App並追蹤
歐洲的交通罷工通常會提前公告(例如 SNCF、Renfe、Deutsche Bahn 都會在官網與官方 App 公布),有時還會標註受影響的區段或時段。建議定時更新需搭乘的交通工具 APP,並開啟推播,隨時刷新獲知最新消息,避免白跑一趟。
行程留彈性,轉乘勿抓太緊
歐洲火車一旦遇上罷工,時常延誤時間不說,旅程可能因延誤或取消而受到不少影響。建議行程中最好留些「緩衝時段」,轉乘多留一些空白的時間,不要排到分秒必爭,才能避免整趟計畫大受影響。
火車停駛改轉搭巴士或飛機
在德國或法國,火車是大動脈,一旦停駛,巴士(FlixBus)、廉航都可能是救命選項。記得事先把這些巴士和航空公司做為備存,萬一遇到火車罷工,就能派得上用場,讓行程繼續。
市區交通停運 → 靠雙腳、單車或叫車
若是在市區遇上地鐵、公車罷工,選擇步行(歐洲市中心景點往往不算太遠)、租單車或,或直接叫 Uber / Bolt,都會是不錯選項。像在西班牙、葡萄牙叫 Bolt,不僅不需要用到現金,也免去和司機溝通行程費用的問題。
若是熟悉單車租借方式,也可以試著租一部單車搭乘,若是去的目的地離你不算太遠,比如說,三、五公里內的距離,這時候步行也不失為一個好方式,還會發現不一樣的風景。
提前準備水與食物
有時候罷工不只交通受影響,餐廳、便利商店、甚至超市也可能縮短營業,甚至不營業。建議通常在超市購物時,事先買一些備存的食物、水。像我習慣一到當地,就在超市買一堆水回飯店備好,也可以買一些零食,萬一不想出門或是遇到一些罷工問題時,不用餓著肚子四處找餐廳。
留好票據,申請退款或補償
火車票、巴士票,甚至是因罷工改買的機票,都記得保留好收據。許多交通公司在罷工時會提供改票、退票或補償方案,只要提交證明,就有機會拿回費用。
善用保險或信用卡延誤險
承上述,除了保留收據之外,出國前若有購買旅遊不便險、旅遊平安險,或信用卡本身附帶延誤險,就能在罷工後申請相關理賠。尤其是因交通延誤導致住宿額外開銷時,保險能減少不少損失。
避開抗議群聚區
罷工往往伴隨示威遊行,廣場、車站前可能聚集大批人潮,甚至偶爾有衝突。為了安全,最好繞道而行,避免捲入群眾活動。
攜帶現金,以防刷卡不便
雖然歐洲普遍刷卡方便,但一旦系統中斷或部分店家關門,手邊有點現金,至少能應付計程車或小店購物,也建議準備適度的小額鈔票,畢竟超過 50 面額的大鈔很多商家是不收的。
延伸閱讀:
自助旅行必看!歐洲聰明用50歐元和小面額鈔票
保持彈性心態,把它當作旅行插曲
旅行中最重要的,往往不是計畫多完美,而是遇上突發狀況時能否調整心態。罷工或許會錯過某些景點,但也可能多出一個「閒逛在歐洲街頭的午後」,同時彈性的行程安排,也會讓行程適度輕鬆不少,剛好是一種深度旅行的展現。
我個人旅行很多年,知道旅行不可能完全按照計畫走,但這樣才會留下意想不到的回憶。罷工看似麻煩,要是已經有心理準備,甚至能把它當成「另一種旅行體驗」。就像我當年在羅馬的那場小插曲,當下有點錯愕,再回想起來,反而成了旅途中最鮮明的故事之一。